增值稅稅差調整怎么計算,計入哪個科目?
雖然稅率降低了,但還是不影響做帳,還是記在應交稅金.
增值稅稅率由17%下降到16%,下降1個點,企業(yè)的采購成本不是減少,應該是增加.
同樣是價稅合計100元的貨物,執(zhí)行17%的稅率時,價款(也就是采購成本)是:100÷(1+17%)=85.47元,(進項)稅額是:85.47×17%=14.53元.
執(zhí)行16%的稅率,價款是:100÷(1+16%)=86.21元,稅額是:86.21×17%=13.79元.
很明顯,稅率下降1%,價款(采購成本)上升:86.21-85.47=0.74元.
增值稅下一般設置銷項稅額、進項稅額、進項稅額轉出、未交稅金、已交稅金等明細科目.平時,銷項稅額、進項稅額轉出的發(fā)生額登記在貸方,進項稅額的發(fā)生額登記在借方,月末,上述明細科目余額一般為零,因此在月末要做"轉入未交稅金"處理,這樣的話,有貸方余額的,做"借記"處理,相反,有借方余額的,做"貸記"處理,將余額都轉入"未交稅金",如果期末"未交稅金"貸方有余額,表明有應繳納的增值稅金,那么次月就要申報繳納;如果"未交稅金"期末余額在借方,則表示有留抵稅額,這樣的話就不用交稅了.次月交納上月應繳納的增值稅,先借記"已交稅金",在轉銷計入"未交稅金",在下個月發(fā)生增值稅之前,將"未交稅金"轉平.
17%改成16%的增值稅稅率啥時候執(zhí)行?
財稅〔2018〕32號和33號,是對增值稅的大調整.這次調整,是為支持制造業(yè)、小微企業(yè)等實體經濟發(fā)展,持續(xù)為市場主體減負,其主要內容是(自2018年5月1日起執(zhí)行) :
納稅人發(fā)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,原適用17%和11%稅率的,稅率分別調整為16%、10%.
納稅人購進農產品,原適用11%扣除率的,扣除率調整為10%.
納稅人購進用于生產銷售或委托加工16%稅率貨物的農產品,按照12%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.
將工業(yè)企業(yè)和商業(yè)企業(yè)小規(guī)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準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,并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(yè)轉登記為小規(guī)模納稅人,讓更多企業(yè)享受按較低征收率計稅的優(yōu)惠.
以上兩個1%的變化,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.這對納稅人尤其是負稅人來說,是利好的消息.
©2001-2025 中國會計網(CANET)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支持:北京薩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