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年限平均法
年折舊率=(1-預計凈殘值率)÷預計使用年限(年)×100%
月折舊率=年折舊率÷12
月折舊額=固定資產(chǎn)原價×月折舊率
【補充例題】一座廠房原值50萬元,預計使用20年,殘值率為2%,計算月折舊額。
[答疑編號3246030201]
『正確答案』年折舊率=(1-2%)÷20×100%=4.9%
月折舊率=4.9%÷12=0.41%
月折舊額=500 000×0.41%=2 050(元)
2.工作量法
單位工作量折舊額=固定資產(chǎn)原價×(1-預計凈殘值率)÷預計總工作量
某項固定資產(chǎn)月折舊額=該項固定資產(chǎn)當月工作量×單位工作量折舊額
【補充例題】某企業(yè)一輛卡車原價60 000元,預計總里程為500 000公里,預計凈殘值率為5%,本月行駛400公里,計算當月應提的折舊額。
[答疑編號3246030202]
『正確答案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=60 000×(1-5%)÷500 000=0.114(元)
當月折舊額=0.114×400=45.6(元)
3.雙倍余額遞減法
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(chǎn)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,根據(jù)每期期初固定資產(chǎn)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后的金額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(chǎn)折舊的一種方法。應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(nèi),將固定資產(chǎn)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。計算公式如下:
年折舊率=2÷預計使用壽命(年)×100%
【補充例題】某企業(yè)一項固定資產(chǎn)的原價為20 000元,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,預計凈殘值200元。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。
要求:根據(jù)上述材料計算每年的折舊額。
[答疑編號3246030203]
『正確答案』雙倍余額遞減折舊率=2/5×100%=40%
第一年應提的折舊額=20 000×40%=8 000(元)
第二年應提的折舊額=(20 000-8 000)×40%=4 800(元)
第三年應提的折舊額=(20 000-8 000-4 800)×40%=2 880(元)
第四、第五年的年折舊額=(20 000-8 000-4 800-2 880-200)÷2=2 060(元)
假設上例中,該固定資產(chǎn)是2010年8月購入的,那么應該從9月開始計提折舊。
折舊年度就是9月1日到次年9月1日。那么2010年的折舊就是2010年9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的金額,
2010年折舊=8 000×4/12=2 666.67(元)
2011年折舊=8 000×8/12+4 800×4/12=6 933.33(元)
2012年折舊=4 800×8/12+2 880×4/12=4 160(元)
4.年數(shù)總和法
年折舊率=尚可使用壽命÷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(shù)總和×100%
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(shù)總和計算公式=n*(n+1)/2
【補充例題】接上例,假如采用年數(shù)總和法,計算每年折舊額。
[答疑編號3246030204]
『正確答案』第一年折舊額=(20 000-200)×5/15=6 600(元)
第二年折舊額=(20 000-200)×4/15=5 280(元)
第三年折舊額=(20 000-200)×3/15=3 960(元)
第四年折舊額=(20 000-200)×2/15=2 640(元)
第五年折舊額=(20 000-200)×1/15=1 320(元)
企業(yè)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(chǎn)折舊,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(chǎn),當月不計提折舊,從下月起計提折舊;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(chǎn),當月仍計提折舊,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。
基本生產(chǎn)車間使用的固定資產(chǎn),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制造費用,并最終計入所生產(chǎn)產(chǎn)品成本;管理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(chǎn),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管理費用;銷售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(chǎn),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銷售費用;未使用固定資產(chǎn),其計提的折舊應計入管理費用等。
©2001-2025 中國會計網(wǎng)(CANET)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支持:北京薩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