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權法的基本原則
物權法的基本原則:物權法定原則、物權客體特定原則、物權公示原則.
物權法定原則:
根據(jù)《物權法》第5條的規(guī)定,物權的種類和內(nèi)容,由法律規(guī)定.
行為人違反"種類法定"原則,在法定物權種類之外創(chuàng)設物權,該行為無效;
行為人違反"內(nèi)容法定"原則,設定與法定物權相異的內(nèi)容,該行為無效.
《物權法》第5條所稱"法律",不限于《物權法》,包括一切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"法律",但不包括行政法規(guī)與地方性法規(guī),亦不包括司法解釋與司法判例.
物權法的基本原則體現(xiàn)了物權與債權的基本區(qū)別.物權法定原則旨在限制當事人的物權創(chuàng)設自由,原因在于,物權具有絕對效力,如果允許當事人任意設置,可能不利于交易安全.債權則不同,其效力僅及于當事人自己,故不僅債權內(nèi)容可由當事人自由設定,債權類型也可由當事人自由設定.
物權客體特定原則:
物尚不存在不可能存在物權,物尚未確定也談不上物權.而債權的客體是當事人的給付行為,即使物尚未確定、尚不存在,也不影響債權合同的有效性.
物權公示原則:
動產(chǎn)以交付占有為公示手段,不動產(chǎn)則以登記為公示手段.
以上就是小編針對【物權法的基本原則】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,希望對您幫助,如果想了解學習更多會計實操,可以關注“中國會計網(wǎng)”公眾號,入會計實務交流群,免費答疑。
©2001-2025 中國會計網(wǎng)(CANET) All Rights Reserved 運營支持:北京薩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